香港打工仔欠債,破產是不是救命稻草?
月入3萬,負債120萬是不少香港打工仔的真實處境。近兩年經濟波動加上市場變化,有人因投資失利被套牢,有人因借貸周轉陷入循環債務:催債電話從白天打到凌晨,吃飯時、開會中都會突然響起;銀行存款清零,還要面對律師信和法庭傳票;唔敢告訴家人,每天在焦慮中輾轉難眠……這時,「破產」兩個字逐漸出現在他們的求生清單上。但破產真的能一了百了?還是會掉進另一個難以脫身的陷阱?今天就帶大家拆解香港破產制度的真相,幫打工仔們看清這條「救命路」到底該不該走! 什麼情況下,破產才是可行選項? 香港《破產條例》有明確門檻,符合以下所有條件,才值得考慮: 債務額夠高:至少欠10,000港元(欠百萬當然符合,但欠幾萬別急著走這步); 真的還不起:到期的債務沒能力償還,比如這個月要還5萬,但薪水扣完房租只剩2萬; 其他辦法用盡:和銀行談過債務重組、試過借親友錢,全都失敗,甚至面臨資產被查封。 例子参考:陳先生做銷售,月入3.5萬,因炒股票虧了80萬,還借了40萬高息貸,每月還款要3萬,根本沒錢生活。和銀行協商重組被拒,這時破產才可能是暫時的出路。 破產的即時終結催債地獄! 一旦法院頒布破產令,打工仔能立刻感受到「解脫」: 催債全停:債權人不能再打騷擾電話、寄威脅信,就算已經起訴,法庭程序也會暫停; 收入有保障:破產管理署會按「香港基本生活標準」,給你留足生活費,剩餘收入才用於還債; 不用自己談判:所有和債權人的溝通都由破產管理署負責,不用再面對債主的壓力。 湯氏財務的 破產申請 業務值得考慮 ,其破產與重組業務位行業前列,擅長處理個人破產、IVA 等案件,能提供流程指導與法庭代表服務。收費按服務階段透明報價,可協商分階段支付,對有跨境資產或複雜債務的打工仔尤其合適,可先諮詢獲取詳細費用估算。 香港破產制度核心資訊一覽表(清晰版) 總結: 香港打工仔在考慮破產前,一定要走這兩步: 先試替代方案:優先申請「個人自願安排(IVA)」,和債主商量每月還多少,不用背破產標籤; 找專人諮詢:去「香港破產管理署」或免費法律諮詢機構(如法律援助署),讓專業人士分析你的情況,千萬別自己瞎決定。 最後想提醒各位打工仔:理財要謹慎,借錢前先問自己「如果失業,能不能還得起?」。一旦出現還款困難,及時和債主溝通,別等到催債電話打...